查看原文
其他

水天中:常玉,世间不常遇

水天中 北京文艺网 2023-07-29

微信改版,点蓝色字关注,设为星标⭐不走失

常玉,1966年在巴黎因煤气泄漏去世时仍默默无闻、不被赏识。而今,西方公认他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家。


在中国美术馆纪念建馆五十周年开放的百年美术精品陈列中,一百年来的重要美术家集体亮相。张弦、关紫兰、沙耆这些曾经被冷落、被淡忘的美术家终于跻身中国艺术史的行列,使关注中国现代美术的人们深感欣慰。但欣慰之余,仍然感到有所不足,不足之一就是一些流寓海外但保持着中国身份的美术家,仍然未能“回归”故土。其中最令人惋惜的就是画家常玉。

常玉1900年[注1]10月14日生于四川顺庆(今南充市顺庆区)。他家是一个经营蚕丝业的富裕家庭,幼年在家学习书法和水墨画,临写乡贤赵熙字帖,颇有心得。十八岁随其兄赴日本,观摩日本艺术,并参与其兄的商业活动。1919年回国,次年经蔡元培介绍,得到留法勤工俭学会支持去法国留学。

常玉和大哥常俊民

与当时那些节衣缩食,刻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不同,常玉不愿意委屈自己。在中国留学生中间,他属于生活优裕的一类。不知道是怕受拘束,还是厌恶学院派习气,他没有进正规的艺术学校,而是在“大茅屋工作室”学画。在中国留学生的记述中“大茅屋画室”有各种不同的称呼,如“大茅屋研究所”、“格朗特歇米欧尔研究所”等,有人甚至称之为“大茅屋学院”。但实际上它是向一切人开放的画室,花钱买票就可以随时入内画速写,它的优点是自由、开放。那里有一些老练的模特儿,去那儿画画的不乏有名气的人物。大家可以相互交流,相互学习。常玉出了画室,便进咖啡馆,他坐在咖啡馆里举目四顾,悠然地画几笔速写。这与忍饥耐寒,苦练写实基本功的徐悲鸿形成鲜明对照。

常玉(前排右)与友人在巴黎

王季冈回忆常玉,说他是以“翩翩佳公子”形象出现在巴黎留学生之中的,“其人美丰仪,且衣着考究,拉小提琴,打网球,更擅碰球”,但他不抽烟、不喝酒、不跳舞……而且“对友人妻保持距离,未若张道藩之意向也”。“对友人妻”云云,是指常玉与蒋碧薇的关系。常玉到法国之后,与徐悲鸿夫妇交往最多,且常与蒋碧薇出游。在别人的印象中,他与蒋碧薇似乎保持着纯粹的友谊关系,但蒋碧薇回忆录中却详细记述在常玉家中约会,引起徐悲鸿怀疑嫉妒的一场难堪风波。据蒋碧薇记述,她是先到常玉住处,随即与常玉外出买菜。而徐悲鸿的怀疑是由于他知道蒋碧薇先去常玉住处,但他久久敲门而无人开门……在常玉去世以后,人们在他的相片册中发现了蒋碧薇和他一起拍摄的好多照片。

1921年8月9日,常玉和谢寿康、江小鶼、孙佩苍等在巴黎学习美术的一伙中国留学生组成“天狗会”,并邀约当时以官费留学,暂居柏林的徐悲鸿、蒋碧薇入会。

1930年左右的常玉,摄于巴黎寓所 

1923年,张道藩、邵洵美、郭有守也应邀加入。“天狗会”并非真正的艺术社团,而是一个联谊性聚会的诨号。顾名思义,含有玩世不恭的意味。在发起通知中,写明成员咸具“狗性”,故以“狗会长”、“狗先生”互称。“天狗会”的起因,是法国留学生听说刘海粟等人在上海组织了一个名为“天马会”的社团。在当时那些狂傲的留学生心目中,刘海粟属于不学无术的一类人。他们遥遥相对地成立“天狗会”,无非是一个刻薄的玩笑。在“天狗会”成立之后,常玉与谢寿康、孙佩苍到德国,与徐悲鸿、蒋碧薇会合,一伙人同吃同住,游山玩水,过了一段开心的日子。而蒋碧薇在回忆中对常玉颇有微词,她记得当时大家动手做饭洗碗,“只有常玉袖手旁观,什么事也不做,每天十一点多钟才来,谈谈笑笑等吃饭,吃饱饭拍拍肚皮就走”[注2]。

吴冠中回忆,他很少见到常玉与在巴黎的中国艺术家或者留学生交往。同在大茅屋工作室学画的庞薰琴回忆,在大茅屋工作室,总有许多画家围着看常玉画画,他用毛笔画速写,“最有趣的是他把周围的人,不管是男是女,年轻的或是中年的都画成女的裸体,没有人提抗议,相反受到极大欢迎”。庞薰琴说法国艺术界有许多人是常玉的朋友,与常玉交往最密切的是贾克梅蒂。毕加索也与他有过来往,而且曾为常玉画过一幅肖像。但这幅肖像画已不知去向。

常玉巴黎的工作室,1950年代。

1950年左右的常玉

1926年,庞薰琴访问巴黎郊区的常玉画室,发现他的画室比一般青年画家的画室要好得多,“环境清幽,工作室又高又大,光线也好……工作室内有个阁楼,常玉就睡在这阁楼上”。但使庞薰琴感到惊奇的是宽敞的画室里竟然没有一幅画,他告诉庞薰琴:“我连烧菜的油都买不起,哪有钱来买油画材料”?“我就是在几块画布上画了又涂,涂了又画”。他并不是卖不出画,经常有画商围绕着他,他从不拒绝各种宴请,而常常拒绝卖画,庞薰琴回忆:“人家请他画像,他约法三章:一先付钱;二画的时候不要看;三画完拿了就走,不提这样那样的意见。同意这三个条件就画,不能实行这三个条件就告吹”。

常玉于荷兰的凡莱画廊所举行的展览通知,1933年

20年代后期,徐悲鸿和蒋碧薇,以及潘玉良等留法学生陆续回国,常玉却继续留在巴黎。他在大茅屋画室结识了贵族出身的哈蒙妮耶女士,很快成为爱侣,见过这位小姐的人说她“文静又端庄”,1929年常玉和她结为夫妇。但他们的婚姻关系没有维持多久,三十年代初即已离异。据在巴黎的中国人讲,常玉曾有过好几个女性伴侣,但共同生活的时日都不长。他在女人身上挥霍了大量时间与金钱。

1930年到巴黎的秦宣夫回忆说:“常玉当时过着波希米亚人的生活,白天在咖啡馆里读《红楼梦》,晚上画玻璃画” [注3]。虽然常玉在巴黎过着逍遥散淡的生活,但他的艺术才华还是引起人们的注意。1925年,常玉的作品入选法国秋季沙龙;1932年,《1910—1930当代艺术家辞典》收录其事迹;1933年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个展;1931年,有出版商约请常玉为梁宗岱所译法文版《陶潜诗集》作铜版插图,常玉接受约稿之后久拖不画,说是没钱买铜版材料。后来出版商送来铜版,常玉找了一把中国的修脚刀,刻制完成了四幅插图。出版商很喜欢这几幅用修脚刀刻成的插图,出了精致的单行本。

常玉《青花盆中盛开的菊花》,油彩 夹板,110×60cm,1940-1950年代,佳士得2020年成交价:191,620,000港元

草原漫步 50x65cm 1940年


1938年,在四川掌管家产的哥哥去世,常玉在这年夏天奔丧回国,和弟兄们分了家产之后回到法国。[注4]这一段时间是他活得最轻松、愉快的时间,继承了一笔可观遗产的他过着富裕的生活,他与一个个漂亮女子交往,而在事业上则任性率意,不想做艰苦努力,厌恶画廊对他的限制和压力,这使那些曾经想与他合作的画商先后放弃了与他合作的打算。

富裕生活必有尽头。纳粹军队进入巴黎,法国民众在生死线上挣扎。常玉坐吃山空,幸好有朋友接济,使他免于困窘。40年代前期,常玉一直留在法国。他尝试过各种挣钱过日子的办法,他制作和出售过石膏、陶制工艺品,做过雕漆家具图纹……虽不无小补,但收益甚微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巴黎终于恢复了昔日的平静。但她失去了原有的国际艺术中心地位,艺术家们纷纷前往美国,常玉也束装就道,在1948年去纽约。当时正在巴黎美术学校学习的吴冠中,曾在赵无极家里遇到这位即将去美国的四川艺术家:“常玉是一个自由散漫的人,还有一点古怪。他正当中年,身体壮实,说话不多,但显得很随便,毫不拘谨。他穿一件红色的衬衫,那种鲜艳的衣服在当时的巴黎艺术家中也很少见……”。

常玉到美国的主要目的不是画画或为自己的画作寻求新的主顾,而是推销他发明的“乒乓网球”——在类似网球场地而略小的地方,用乒乓球或较小的球拍代替网球运动[注5]。早在战前,常玉已经在这上面花费了大量精力,他喜欢打网球,并设计出“乒乓网球”,企图将贵族化的网球运动开展到没有经济实力去打网球的平民之中。1936年柏林奥运会时,常玉前往柏林参观运动会,并宣传他的发明。据说曾得到一位著名网球运动员的赞赏。在美国的时候,常玉被新闻界称之为“乒乓网球的发明者”。常玉对于这一头衔重视的程度远超过“艺术家”或者“画家”。但他努力宣传“乒乓网球”的结果,却一无所获,他想借此发财的希望彻底破灭。

战后相当长的时期,常玉几乎放弃了画画。五十年代初,他想回中国另行创业。事实是他已经无法忍受贫困的生活。但中国大陆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正在雷厉风行地进行,海外听到的消息使常玉彻底打消了回国的念头。据黄永玉回忆,当时一个中国艺术代表团访问巴黎,在拜访了毕加索之后,又找到了常玉。代表团中一位美术家邀请常玉回国,“可以到浙江美术学院当教授”。常玉的回答是他不能回去,原因是“早操”——“我早上起不来”。他是从广播上听到国内学校师生都要上早操的,其实早操只是小事一桩。使他不敢回国的是当时无所不至的政治气氛。但他总得谋生,他到巴黎一家仿古家具厂做中国式家具的雕漆纹饰,这种工艺纹饰的痕迹,曾经出现在他的许多绘画作品中。后来又到一家越南人开的餐馆做工。

1962年,他在桌上架梯登高修理玻璃屋顶时摔伤,从此留下耳聋疾患。1963年,常玉接受台湾教育部邀请,打算去台湾师大艺术系任教。离开法国前换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去埃及旅游,因为当时埃及已与中华华人民共和国建交。他去埃及时前后又逢中法建交,由于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,被拒绝进入台湾。他想要回已经运抵台湾的作品,也未能如愿。这批作品由台湾教育部于1968年拨交台湾历史博物馆收藏,那是他遗作最完整的一部分。

1965年,收藏常玉作品的一位企业家,在自己的别墅中为常玉办了一次画展。展览开幕那天,宾朋云集,朱德群、潘玉良、席德进等人都到场祝贺,潘玉良曾称赞他“年纪越老画得越好”。

在20世纪前期中国去欧洲学习艺术的留学生中,常玉是相当奇特的一个。他与徐悲鸿、林风眠和稍后的吕斯百、常书鸿等人都不同,无论艺术取向、生活方式、人生态度都不同。常玉少年时期受传统文人画濡染甚深,他的性格气质又与严密矜持,尊崇法度的学院传统水火不容。与他的朋友徐悲鸿之服膺学院艺术大异其趣,常玉不但自己与学院艺术、学院生活绝缘,而且告诫他的中国朋友,万不可步入美术学院的大门。庞薰琴就是在他的告诫下打消了投考巴黎美术学校的计划。这与徐悲鸿之屡屡告诫青年留学生万不可背离学院传统,形成鲜明的对照。如果说,是徐悲鸿的谆谆教导影响了吕斯百和吴作人的治艺道路的话,常玉的艺术选择和告诫,则影响了早逝的张弦和早期的庞薰琴。

常玉不是文化上的国粹派,他的绘画融合了国传统文人写意与野兽派画家的表现性。在他的内心,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。他常在画上仔细、匀称地描上许多中国古代福、禄、寿符号。在一些静物画上,他多次题写程颢的名句“万物静观皆自得,四时佳兴与人同”。在他早年的作品上,常盖有“天官赐福”肖形印,那是他在国内小摊上买来的小玩意。而他的绘画布局和绘画趣味,有明显的中国民间手工艺品的痕迹。

在艺术观念和艺术风格上,常玉是与20世纪前期法国画坛主流艺术家同步前行的。他与马蒂斯、毕卡索等人在相近的时期,追求着相似的东西,他与马蒂斯在风格上的接近特别引人注目。在这一方面,他和日本的藤田嗣治走相似的道路,但“后来被藤田嗣治所压倒”。[注3]从20年代开始,常玉就在探求绘画形式的单纯化。他的油画色彩含蓄、柔和而又十分单纯,他不但用毛笔画速写,而且在油画上也常常勾出富于表现性的线条,有时候在厚的油彩色层上刻画出简练细挺的线。他与另一位华人艺术家赵春翔的笔意不同,赵春翔的线有一种爽利细挺的“帅”气;常玉的线敦厚内敛,不让线条成为挣脱整体色彩造型的因素。看到他画面上的线描,就会联想起他本人淳厚的神色。

他对自己的艺术风格有过富于风趣地解说:“欧洲绘画好比一席丰盛的菜肴,当中包含了很多烧烤、煎炸以及各式肉类.。我的作品则像是蔬菜、水果及沙拉,能帮助人们转换及改变对于欣赏绘画艺术的品味。当代画家们总带点欺骗地以多种颜色作画。我不欺骗,故此我不被归纳为这些为人接受的画家”。这些话使人感受到他淳厚中的机智与幽默。

在他的作品中最常出现的是丰满健壮的性感裸女,粉红色的躯体,丰硕巨大的双腿,小小的头颅和小小的脚。徐志摩曾以谐谑的赞美形容常玉画中的女性为“宇宙大腿”。这种健壮、美丽、悠闲的性感女人,显然是画家内心所向往的女性形象,也几乎成为他作品的标记。庞薰琴早年作品中也有这样的“宇宙大腿”,他留法时期的绘画中夸张的女性躯体,极可能受到马蒂斯和常玉的共同影响。

常玉  曲腿裸女

常玉 绿色背景四裸女

据席德进回忆,常玉晚年做过一个彩漆屏风,屏风上画的是《金瓶梅》中的场面,上面还题写了他的“色情诗”。这个屏风后来被潘玉良的男友收购,摆在他经营的餐馆里。后来餐馆歇业,屏风从此消失。

常玉也喜欢画花卉和野兽,那些平凡的花卉并不艳丽,但很坚韧。特别是花卉的枝条,像中国秦汉碑刻中的笔划,蕴含着特殊的执拗。吴冠中说那些线条是“一鞭一条痕的沉痛”。与这些在小小花盆中的花草形成对比的,是他笔下的走兽,不论是野性的象和豹,还是驯养的马和猫,它们都显得悠闲而小巧。常玉从这些动物身上看到的不是它们的劲健威猛,而是它们的自在与自由。





虽然常玉明显地表现出对于绘画的冷淡,但他的才艺毕竟是在绘画方面。1955年他的作品参加了巴黎独立沙龙展,他终于觉察到人们对他的绘画的兴趣,远远超出对他的“乒乓网球”的兴趣。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间,他回心转意于艺术,他给法兰克的信中说:“在经过一生的绘画历程以后,我现在终于懂得如何绘画了”。

常玉绝笔之作《孤独的象》


不管是女人,是花草,是金鱼还是野兽,它们都像常玉一样,超然物外而悠闲自得。常玉说过,他画上的野兽就是他自己——它们孤独地彷徨于无垠的天地之间。画家以此自况——在20世纪的中国,像常玉这种不求闻达,悠然自得的留学生,几乎像凤毛麟角般稀有。1966年夏天,常玉画了一张奔走于广袤原野的小象,他在电话上告诉他的朋友:“孤独……我画了一张画……”画上是一头既找不到居留歇息之处,也看不到生活尽头的孤独的小象。常玉告诉他的朋友:“那就是我”。这是画家生命终端的绝笔。

1966年8月,常玉因煤气中毒,在巴黎寓所猝然离世。那是法国人外出度假的时日,这位中国画家的死,两天之后才被警察发现。警察找不到死者的任何亲属,找到常玉打工的那家越南餐馆,由警察局出面让餐馆老板出钱埋葬了常玉。[注5]而在国内,当时正是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”地覆天翻的时候,国内美术界没有人知道这位居留在巴黎的中国艺术家是怎样活着,更不知道他是怎样死去的。但即使有人知道,又能怎么样?

2003年白露    二稿


写作此文时引用了以下著述中的材料,吴冠中先生就常玉印象回答了笔者的提问,在此一并致谢。

庞薰琴《就是这样走过来的》,北京三联书店,1988年第一版

蒋碧薇《蒋碧薇回忆录》,江苏文艺出版社,1995年第一版

陈炎锋《常玉》,台北艺术家出版社,1995年初版

苏富比公司《罗勃·法兰克之常玉》,台北苏富比股份有限公司,1997年出版

大未来画廊《民初西洋美术的开拓者》,台北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,1996年出版

刘昌汉《百年华人美术图象》,台北艺术家出版社,2000年出版


[注1] 常玉生年有两种记载——1900与1901,均出自法国有关文书,常玉本人对二者均未表异议。大部分正式记载都记为1900年出生,但其前妻保存的结婚证书上记载常玉出生于1901年。

[注2] 很可能这不是由于常玉不会烹调或好吃懒做,而是那些江南朋友的烹调方式与他这个四川人相差太远。有人回忆说常玉在烹调方面颇有心得。

[注3] 秦宣夫1986年11月2日在南京师大寓所对笔者的谈话。

[注4] 据谢景兰称,常玉从四川老家分得两百万银元。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。

[注5] 庞薰琴在回忆中提及,有人说常玉是羽毛球的发明者。按,早在18世纪的意大利就已经有羽毛球运动。1877年,英国出版了正式的羽毛球比赛规则;美国人E.P.比尔于1921年开始推广在小型场地上以木质板拍击的网球。另外,当时中国国内的体育教师也有“板羽球”发明。这些与常玉活动时间相去不远,着眼点也与常玉近似,有可能是不谋而合。

[注6] 餐馆老板出钱在巴黎郊区某公墓埋葬了常玉,墓地租约30年,可以延期两年。1998年期满后,由常玉友人续租30年。预计2028年到期,到期则须迁葬。但愿那时会有热心人出面安排,不至于让这位天才的中国画家死无葬身之地。



--------

往期推荐

纪念大江健三郎|做最好的人,写最“坏”的日本

柏林,将允许女性在公共游泳池裸露上身

性在床上,爱在绝望里《色戒》

医保账曝光!核酸费用43亿,打疫苗1500亿

李克强:我是安徽人,受了点桐城派的影响

西川朗诵《开花》:大大咧咧地开呀,开出你的奇迹来

介绍一下,遇罗克

泽连斯基:自由的代价很高,但奴隶的代价更高!

那只是一种错觉——杨佴旻对话庄司达

胡适逝世61周年 | 中国人最缺乏的力量:自由而悲悯

凡我国出版的地图必须对俄占八个地名同时标明中文地名!


-END-

欢迎分享到您朋友圈

投稿请邮件至artsbj@artsbj.cn

合作或其他事宜请加QQ878766659

北京文艺网

影响世界 文艺的力量

欢迎关注


免责声明: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;本网转载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文件资料,版权归版权所有者所有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